【IP通信埠】從系統程式來看就是Socket,即是兩個互相溝通程式之間的端點。
無論是在Windows、Linux,還是Unix系統中,Socket都是一個關鍵的API(應用程式介面),
它不僅能讓同一台電腦內的程序互相通訊,也支持跨電腦系統透過網路的交流。
例如:
➢ 網站服務使用80 Port
➢ MySQL資料庫運行在3306 Port
檢測【IP通信埠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可以揭示應用系統網路服務的系統啟用狀態與網路連線品質。
通信埠處於開啟(LISTEN)狀態代表正常運作;若關閉,則可能表示系統出現異常。
這種檢測手段是保持系統穩定運行的關鍵功能。
Socket
Port介紹
在TCP/IP的世界裡,Socket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它就像是程式與TCP/IP連線之間的一個接口,
讓網路應用的開發者可以將焦點集中於應用層的程式設計,而無需深入網路的底層架構。
一個Socket由其IP地址和Port組成的,建立Socket連線時需要以下基本元素
➢ 來源位址(Source Address)
➢ 來源埠口(Source Port)
➢ 目的位址(Destination Address)
➢ 目的埠口(Destination Port)
在網路服務中,通訊埠通常被指定給特定的服務程式來建立通信管道。
例如,網站服務如Apache、IIS使用的是80 Port,而遠端登錄服務如telnet使用23 Port,
SSH使用22 Port,FTP則使用21 Port。
此外,專門的應用系統,如VPN、資料庫、SQL等,也有其專用的通訊埠。
當相關服務或程式出現異常,對應的通訊埠就無法正常連接。
監控Socket Port
IP通訊埠(Socket Port)的開啟問題是一項重要的維運挑戰。當通訊埠無法開啟時,
服務將無法正常運作,影響整體的系統運行。
由於傳統的測試方法往往難以即時偵測到問題,導致網管人員可能會在問題發生後才通過使用者的反饋間接得知,
這不僅延遲了問題的解決,也可能成為批評的對象。
因此利用WATCHDOG系統中的【IP通信埠】功能可以進行有效的定時檢測,
協助維運人員及時收集和分析信息,還能幫助快速定位問題原因,從而提升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。
監控【IP通信埠】的系統規格
➢ 偵測目的:對具備網路服務能力的設備進行Socket監測,確保主機網路服務不中斷,例如網站、FTP伺服器等。
➢ 監測目標:關注網路服務程式是否中斷(關閉)。
➢ 警報條件:根據關閉狀態、次數以及持續時間來定義。
➢ 即時資訊:提供正常或警報狀態的即時更新。
➢ 資訊收集:記錄警報發佈和解除的具體時間點。
➢ 緊急處置:當發生警報時,進行通報和執行預定程式以應對。
➢ 警報臨界值:將通信埠的開啟(LISTEN)狀態視為正常,關閉則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。